时间:2022-09-26 20:30:20 | 浏览:4213
9月25日下午,卢大爷从省将军山医院转至“黄码”医院接受健康监测和基础病治疗
76岁的卢大爷经历过人生许多大风大浪,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一样惊心动魄:
因久积沉疴,亲朋好友赶来见一面,结果卢大爷被感染了新冠肺炎;
入院第三天,生命体征急转直下,千钧一发之际,医生“以命护命”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室,大爷接受气管切管时,医生发现气管是“歪”的……
这不仅是与病毒较量的“拔河赛”,与时间争速的“竞速赛”,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答题。
面对重重难关、种种考验,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贵州工作组(国家专家组的专家)与贵州省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携手破解一道道医学难题、攻克一个个前沿阵地……终于,老人的整体状况恢复平稳。
经国家、省级专家组评估,卢大爷作为贵阳本轮疫情的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已达到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出院标准,于9月25日出院并转至贵阳“黄码”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龙洞堡院区进行健康监测与基础病治疗。
险象环生:冲进病房,气管插管
9月11日,家住毕节市织金县的卢大爷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转到省将军山医院,一同前往的还有儿子小卢。
“这对父子都是阳性病例。”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支援省将军山医院的七病区主任刘媛怡记得,卢大爷除了感染新冠肺炎,还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以及脑出血后遗症,“大爷脑梗多年,存在偏瘫、失语等症状,而且长期卧床、极度消瘦。”合并多种基础病还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发展的迅猛程度超乎想象,很快从普通型变为重症。
老人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与他同住的儿子小卢十分伤心,“父亲之前在织金当地医院治疗,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吃不了东西,家里就商量让父亲回家,请亲戚朋友们来见一面、再看一眼。”
彼时,织金县还没有实施临时静态管理,亲友们从各处赶来。见面会结束后,卢大爷和小卢被检测出“新冠核酸阳性”。“后来,我们才晓得,来的远房亲戚中有一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者。”
在省将军山医院,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贵州工作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教授非常关注卢大爷的病情,他天天查房、指导制定救治方案、监测生命体征,面对焦心的家属,他安慰道:“我们是国家专家组的,放心吧。”平实的话语却有一股力量,让精神紧绷的小卢平静下来。
管向东教授检查老人的恢复情况
9月13日上午,卢大爷的管床医生刘媛怡进入隔离病区查房,老人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中午12点半,她刚走出隔离病区,手机突然响起,“快,刘医生,病人不行了,我们马上抢救……快,准备心脏复苏。”
说时迟那时快,刘媛怡迅速换好隔离防护服,直奔卢大爷的病房,“情况特别不好,血氧饱和度87%,心率降到了42次/分……”
“准备插管!”她果断处置。刘媛怡心里清楚,已经丧失吞咽功能的老人很可能是被痰堵塞气管,一口气上不来,引起心脏骤停的风险极大。
此时此刻,每分每秒,都在为老人活下去创造一线生机。
隔离病区,气管插管被称为最危险的操作。15厘米,是医患之间的距离。此时,患者的口腔、气管开放,正压的下呼吸道可能有数以亿计的病毒随着气溶胶喷溅而出,直冲医生面部;患者会呛咳、反流,飞沫瞬间充满操作房间,感染的风险极大。
刘媛怡冲锋在距离“病毒炮火”最近的地方。她要用最短的时间,寻找导管进入的空间和位置。
几乎是“盲插”,刘媛怡以最快速度完成全套流程,“当插定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成了!”作为一名援沪抗疫的老将,刘媛怡深知,在紧急的环境下,没有比气管插管更快、更有效的处理方法,“一上管,连通呼吸机,病人的呼吸慢慢稳下来了。”
国家专家组与贵州省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一起为卢大爷评估病情
精准精确:输注血浆,气管切开
9月14日,卢大爷转进省将军山医院重症监护室(ICU)。
国家、省级专家组再一次全面精准研判老人的健康状况,决定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针对老人的其他疾病开展救治。“夯实了基础,生命才有延续的可能。”贵州省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省将军山医院副院长叶贤伟说。
“我们同时给予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和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叶贤伟表示,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由新冠肺炎痊愈者的血浆制作,“康复病人的血浆中短期内会含有大量抗病毒的抗体,用于重症病人治疗,是当下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为卢大爷输入20多瓶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后,医院决定为老人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相较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可以缩短呼吸路径。”
气管切开
隔离衣、防护服、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穿戴好“硬核”防护装备,叶贤伟探气管、下导丝……一步一步,谨慎而又坚定。
突然,他发现异常——作为“先锋军”的导丝探测到,患者的气管相比正常人来说,向左歪了5毫米。
“导丝下不去,挡在了气管边上。”叶贤伟冷静指挥团队,“不急,调整探点位,再来。”
一次、一次、一次……导丝下去了,他不敢大意,紧紧盯着手中操作,直到气管套管放置完成,才敢松口气。
成功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严格执行着俯卧位通气,卢大爷的呼吸系统重新建立了起来,但对于医护人员和老人的巨大考验接踵而来。
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贵州工作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科主任钟鸣指出,卢大爷存在高龄失能老人面临的再喂养综合征,要谨慎合理的实施营养治疗策略。
钟鸣教授给予治疗意见
悉心照护:24小时护理,大爷出院时长胖了
“老爷爷,我来给你翻身了。”省人民医院支援省将军山医院的护师李萌已经习惯了每天都和卢大爷“对话”,虽然老人不能开口,但是通过渐渐清明的眼神,一个微微的点头,一次次轻轻抬起的手,李萌都知道,老人心里都懂。
这是无声的回应,更是积极的信号。
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是24小时分4班倒,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呵护,吸痰、排痰、随时观察生命体、及时清理大小便……“担心睡久了有褥疮,我们每隔2小时就为老人翻一次身,确保他随时都清清爽爽的。”
李萌说,“卢大爷存在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靠空肠管输注营养液维系,刚进ICU时,老人很瘦、很瘦。”
500毫升/日,550毫升/日,600毫升/日……老人能接受的营养液渐渐增长到了1000毫升/日,卢大爷也肉眼可见的胖了起来,脸色红润。“到今天他出院,差不多胖了六七斤。” 李萌很开心。
“卢大爷康复出院,我们护理团队打心眼里高兴。”遵医附院支援省将军山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王勇感慨,这是贵阳本轮疫情以来,第一个危重型老年患者,存在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对护理的要求非常高。
不能感染、不能发生意外……一条条“铁律”深深地刻在王勇脑海里。“床旁监测,处理伤口,预防感染,镇静镇痛……”经过省将军山医院医护人员紧锣密鼓、环环相扣、不舍昼夜的精心救治,卢大爷的状况逐步好转,生命体征稳定,核酸检测结果连续阴性,各项指标也控制在合理范围。
“这一例危重症老年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生动实践。”省级救治专家组成员、贵州省将军山医院副院长周厚荣表示,卢大爷入院后,在国家专家组管向东教授、钟鸣教授的指导下,在省驻点专家组以及ICU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中西医协同、中西药叠加原则,采用“一患一医一监管”、“一人一日一策一对比”精准治疗,使得患者情况趋于稳定,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状态、内环境及心肺功能逐步改善,病情也由危重型降为普通型,直至治愈出院。
护航老人生命的医疗团队
“这一次,与死神赛跑,与病毒较量,我们赢了!”
来源:天眼新闻
关于寻找新冠肺炎病例次密切接触者的通告2022年4月3日0点5分,龙湾区疾控中心接到通报:龙湾区文昌路电商大厦索易软件有一名员工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其在龙湾区多地活动,以下为其3月31日至4月1日期间活动轨迹详情:3月31日8:30-11:
点击关注·网罗贵州最新最全资讯来源:观山湖区人民政府网日前,贵阳市观山湖区公布两则人事通知,内容如下: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决定:曹洋同志任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保留正科级);罗劲松同志任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刘敏同志任观山湖区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新乡市疫情防控前线指挥部通告第35号为高质量完成核酸检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现将有关要求通告如下:一、核酸检测时间2022年9月20日6:00起,2022年9月23日24时止。二、核酸检测区域卫滨区、红旗区、牧野区
4月6日晚,在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电视电话会议)后,鸠江区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会议传达了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并对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相关区直部门、鸠江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参会,各镇、街主要负责
2022年5月6日,民权县在集中隔离点核酸筛查中检出2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后经疾控中心复核,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张某锦,女,36岁;寨某德,男,55岁。此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为5月3日通报的阳性病例张某的密接者。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请广
7月22日下午,埇桥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召开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埇桥区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以及社区防控、交通保障防控工作相关情况。7月21日,埇桥区开展的区域核酸检测共采集81.85万人次,社会面核酸结果均为阴性,在重点管控区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2022)第2号近日,我市周边地区发现外省关联的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外防输入”风险激增。鉴于我市与周边地区及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往密切,为严防疫情输入风险,现就进一步加强明光市疫情防控工作
广大居民朋友们:近期国内多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境外代购商品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截至3月11日21时,杭州顺丰速运余杭中转场已有25名工作人员确诊。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
医生呼吁疫情后关注孩子视力儿童视力的正常值是多少?儿童近视有哪些早期症状?家长应如何保护孩子视力?戳转给家长! (央视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