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20:23:06 | 浏览:725
7月1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9830.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其中,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40.99亿元,同比增长4.6%。
从各市州公布的主要经济指标上看,今年上半年,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40.99亿元,同比增长4.6%;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81.03亿元,同比增长5.3%;六盘水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96.83亿元,同比增长4.8%;安顺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73.26亿元,同比增长3.0%;毕节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92.07亿元,同比增长4.5%;铜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35.25亿元,同比增长3.3%;黔东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为585.38亿元,同比增长4.9%;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为904.62亿元,同比增长4.2%;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为721.01亿元,同比增长3.7%。
九大方面,
看懂贵州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情况:
①农业经济总体平稳,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8.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种植业生产平稳增长。全省夏粮产量257.61万吨,比上年增长0.7%。上半年,中药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5.7%,食用菌产量增长29.9%,园林水果产量增长24.1%,茶叶产量增长18.0%,蔬菜产量增长7.8%。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23.0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5%。全省林业总产值15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渔业总产值34.87亿元,增长7.8%。
②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总体向好。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3.6%;股份制企业增长13.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6.5%;私营企业下降4.6%。
表1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及构成
③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金融业保持稳定增长。
④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从三大领域看,上半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0.6%;工业投资增长28.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9.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
表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及构成
⑤消费市场总体稳定,网上零售持续活跃。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2.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5%。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324.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表3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⑥进口增速明显加快,出口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17.5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108.19亿元,增长47.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0.4个百分点;出口总额209.37亿元,下降17.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1个百分点。
⑦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上半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538.1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期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8.5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482.4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8.9%。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8.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
⑧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7.53万人,比一季度增加18.41万人。6月份,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5月份有所收窄。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9元,名义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5元,名义增长6.8%。
⑨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回落。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其中,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6%,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0%,衣着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食品烟酒价格下降2.1%。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0.2%,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7.1%,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
贵州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经济持续恢复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二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高于全国水平2.1个百分点。在全国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作出了贵州贡献。
产业支撑扎实有力。上半年,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国水平高出0.1个、4.8个和0.2个百分点。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有效需求持续恢复向好。有效投资规模快速扩张,对稳经济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与“四化”相关的工业投资、城建投资、农林牧渔业投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4%、12.2%、22.7%和24.1%,均高于全省投资增速;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0.4%,与大生态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增长28.6%。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
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取得积极成效。建立实施“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推动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4月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以来,4月-6月全省共办理留抵退税43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2万户;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1-4月收窄0.7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53万人,比一季度增加18.41万人。
民生保障有效加强。民生支出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6.9%,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结构趋优、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从近期情况看,有效投资逐渐发力,市场消费明显回升,物流人流更加畅通,企业预期逐步改善,说明稳经济政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有助于进一步拉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三重压力犹存,全省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不够稳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仍面临困难挑战。下阶段,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两稳一保”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夯实经济持续恢复、企稳向好的基础,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稳就业、保民生成效如何?
四大关键词告诉你答案:
积极
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及时细化出台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8个方面142项政策清单,其中保就业政策措施21项;同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出二十条措施,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通过对扩大基层就业空间、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扩大企业就业规模等,对促进就业创业发挥积极作用。上半年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7.53万人。
稳定
省委、省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出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居民增收成效逐渐显现。上半年,我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4%、6.8%,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1.0个百分点,分别位居全国第5和10位,位次分别比一季度前进5和8位。
城镇方面,随着大规模留抵退税等助企纾困系列部署政策加快落实,对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4月份以来累计留抵退税434亿元,惠及全省2.2万户市场主体;企业复工达产和物流保通保畅稳步推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市场主体增加、助企纾困政策效应显现等有利因素推动下,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4%。
农村方面,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今年夏粮产量实现257.61万吨,为2016年以来最高值;特色农业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中药材、食用菌、水果、茶叶、蔬菜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7%、29.9%、24.1%、18.0%、7.8%;畜禽生产加快发展,猪牛羊禽四肉产量同比增长9.5%。在粮食丰收、特色农业、畜牧业发力等积极因素带动下,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9.5%。
恢复
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畜牧业生产有关政策,生猪养殖产业转型提速升级,有力推动生猪恢复生产。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1.6%,猪肉产量同比增长11.2%,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猪牛羊禽四肉产量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猪肉产量占畜禽肉类产量的比重达到79%左右。
改善
从需求端看,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1%,涨幅较上年同期扩大1.4个百分点。物价维持在1%至2%的适度上涨对推动经济发展总体有利。从供给端看,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10.2%,涨幅较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单月涨幅自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回到个位数,PPI尤其是上游价格涨幅回落,有利于缓解中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两个重要价格指标呈现出的积极运行态势,表明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改善,给上半年经济增长奠定了“稳”的基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贵州发布
图为合作双方签约。 张伟 摄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张伟 摄 中新网贵阳8月19日电 (记者 张伟)8月19日,深圳数据交易有限公司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在贵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合作是一次跨地域、跨平台、跨领域推动数据互联互通的
8月21日,航拍贵阳花溪水库风光,两岸生态优美。花溪水库,人们称之为贵阳人的“水缸”,由上游的松柏山水库二级蓄水组成。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班族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受工作环境、交友空间的限制,交友难、婚恋难成为普遍现象,很多城市涌现出市民自发组织的“相亲角”。在贵阳,也有这样一个“相亲角”,每到周四和周日,很多老人就会在此汇聚……“相亲角”
贵阳的郑大姐是一名月嫂2017年,她到一户人家照顾刚刚出生的孩子原本合同期限只有26天但受雇主的委托郑大姐又继续照顾了孩子三年但就在最近郑大姐却和孩子的父亲发生了矛盾郑大姐:他家说我把孩子关成孤独症抑郁症,没有爸爸爱没有妈妈爱。说起这件事郑
-----------------------------------------# 全 国 连 锁 公 司 贵 阳 佛 阳 子 聚 奢 网 #------------------------------------------------
日前,《风味原产地》系列的制片人李洁、监制朱乐贤、执行总导演胡志堂接受采访。在监制朱乐贤看来,和“风味”等以人为核心、围绕人和美食之间互动的美食纪录片不同,“原产地”系列以食物为主角,出发点是食物与地域的关系,食物是主角,而人是辅助说明食物
贵阳市区必去的5个景点:1、贵州省地质博物馆;2、甲秀楼;3、电台街(打卡省工委旧址,大觉精舍和文昌阁);5、黔灵公园,通过这些市区景点可以了解到贵州的气候地理常识、自然人文景观和民俗,还可在贵阳大剧院体验多彩贵州民族风情表
下了高铁,来到贵阳必须来一碗贵阳牛肉粉,然后再去黔灵山公园逛逛,黔灵山公园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它以其山幽林密、湖水清澈而闻名全国,也是贵阳市著名的旅游和朝拜圣地,非常值得一游。黔灵山公园,是一个你逛
公园因黔南第一山的黔灵山而得名,由黔灵湖、三岭湾、弘福寺、动物园、麒麟洞等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组成,是一个位于自然环境中的综合型游乐公园。贵阳的黔灵山公园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森林环境,一直是受当地人喜爱的避暑胜地。
在贵阳,有个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如果你初次来贵阳,那么推荐你来这里。2020年8月1日到12月31日 实行半价优惠黔灵山公。这里是贵阳人的休闲好去处,也是外地人来贵阳游玩的最佳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