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20:17:01 | 浏览:1880
山中有城
城中有山
城在林中
林在城中
贵阳
因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上
低纬度
高海拔
使得它拥有了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
更成就了它
“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之首”的美名
“繁红如雨翠成堆”
这是300多年前
文人周起渭
向国人介绍
爽爽的贵阳的第一张名片
回顾贵阳的发展史,是一部鲜活的移民史,多次而大量的移民,使贵阳成为了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不仅各地民族节日丰富,就连颇具传统特色的风味小吃,都多达一百余种。无论白天黑夜,贵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星罗棋布,甚至一些饭店酒店也将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
Welcome to Guiyang
宽容与包容的因子,也因为多民族杂居,融进了贵阳人的血液里,使得这座城市能很快的,将这些外来的东西吸收并创新,不断推动着城市的前进。
接下来,我们跟着大卫去看看这样一座“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神奇城市——贵阳。
大卫,来自英国,但在贵阳长大,在贵阳生活了13年,他喜欢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绿色,到处都有公园,可以每天出来晨练,喜欢这些原始的老街老巷,也喜欢当地的美食。二十多年来,城市虽然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走,带着大家四处逛逛,看看贵阳近年的发展与变化。
走一走九曲径,喝一喝檀泉水,爬黔灵山,这是贵阳人的日常,也是大卫的日常。在大卫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非常喜欢一口气爬到黔灵山的山顶远眺,一边气喘吁吁,一边望着贵阳老城区的全貌,放空自己。一晃20多年过去了,能真切的感受到,发生在贵阳身上那翻天覆地的变化。
贵阳人
因地制宜
依山造城
把山、水、建筑融合成了
今天人人向往的居住佳境
筑坝造湖
盘山修路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发
历经几十年
才有了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
秀美黔灵山公园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时期,四百多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毗邻市区仅1.5公里,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因而得名“黔灵山公园”。这里不仅是一座全国旅游的网红打卡圣地,更是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处缩影。四季如春 ,空气清新,所以当地人喜欢来这里锻炼,因此这是我在贵阳最爱的地点之一。
城市面积日益扩张的今天,新城建设、旧区改造、工业化的喧嚣,都被过滤在了山幽林密、湖水清澈的黔灵山公园外,“黔南第一山”的这份清幽与厚重,不负“贵在城中 美在自然”的赞誉。
今天的黔灵山,已经成为了贵阳市民最好的休闲娱乐、健身会友的公共空间,甚至是一定规模人群生活的必须地。从远山的呼唤到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无不佐证着贵阳人骨子里对与环境和谐生存方式的追求。
大卫非常喜欢一口气爬到黔灵山的山顶远眺,一边气喘吁吁,一边望着贵阳老城区的全貌放空自己。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能真切的感受到,发生在贵阳身上那翻天覆地的变化,贵阳人因地制宜、依山造城,把山、水、建筑融合成了今天人人向往的居住佳境。如果现在告诉你,贵阳著名的古楼阁甲秀楼,是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你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如果黔灵山是当地人最喜欢的地方,那甲秀楼就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这是贵阳最有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拍照、观光。
生态城市
不仅仅是贵阳市的一张名片
更是贵阳城市发展的目标与坚持
抚摸着这座见证贵阳历史的建筑
漫步于甲秀楼
不禁感慨
早在几百年前
我们的祖先就懂得如何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建造楼宇
这座甲秀楼阁,伫立于河中一整块矾石之上,连接对岸两端,楼下南明河碧波流淌,楼上人来人往,市井之气,自然的生态,和谐而美丽,这正是贵阳城市的魅力所在。
贵阳有句谚语“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尺平”,原因就是贵阳城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形地貌多样,曾经无法克服自然条件的贵阳人,只好将建筑顺应地势而建,就这样形成了高低起伏、纵横交错的贵阳老街,蕴含在贵阳巷角的卡卡咯咯。
青瓦红砖、城中深巷,承载了太多,属于老贵阳人的浓浓乡愁,烙刻了太多老贵阳人的生活记忆,经过时代的的发展,那些还留存着的老巷,也被时光侵蚀,墙瓦上镀止了层层灰白,城市大盘不断拔地而起,但钢筋混凝土浇筑不出乡愁,有空的时候,不妨走遍这些老巷,品一品才能知道,什么是最地道的贵阳味。
最具贵阳特色和较普遍认可性的,装饰性文化符号提炼后,应为虎纹凤羽狮鬃、金竹兰花樟叶包括一些方形为主的几何图案,在色彩应用上追求,雍容华贵和淡雅清新的两个极端,在区域性特色现代建筑形式上,应具有异形态,绿化广、淡彩色的特点,这座大觉精舍俗称华家阁楼,是民国时期的仿古建筑,建筑群造型别致,设计精巧,也是贵阳市近现代,最为优秀的木质建筑群,这里有许多四合院,它们历史悠久,建筑精美,有漂亮的房院子,现在许多艺术家来这参观学习。
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从古建筑开始是最直接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像大觉精舍这样的古建筑,在贵阳有很多处,它们只将身影风干在历史的笔墨下,留存至今的,都受着时间眷顾,像年迈的老人一样,一颦一笑、一个皱纹里面都是岁月的痕迹。文化就像是河流里的沙子,只有较重的金子才会留下,贵阳的老街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来愈有味道。当地人看重自然环境,这么多年来,城市的建造者也秉承这个信念,使贵阳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花果园项目是全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贵阳市中心,项目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总拆迁户20000余户,涉及拆迁人口10多万人,拆迁面积400余万平方米,总项目投资1000亿元,总建筑面积1830万平方米。是集住宅、商业、艺术文化、商务办公、旅游、智能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近年来这里也是,全国慕名来贵阳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贵阳国际贸易中心双子塔,作为贵阳市的地标性建筑和贵阳城市经济发展的缩影,规划时就被看作中国西部崛起的一个标志,地标建筑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风采和气质。
托马斯作为曾参加过贵阳双子塔的项目管理人员之一,每每跟人谈及贵阳双子塔的设计理念,他总是滔滔不绝,双子塔的诞生,不仅承载了贵阳这座城市更高的发展梦想和期望,更是一座城市的高度和未来。
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虽是面对自然地貌的敬畏之举,如今却是我们建设生态贵阳的坚定信念,爽爽的贵阳,不仅是地理上赋予贵阳的优势,更是一代又一代贵阳人为城市建设中付出的努力。今天的贵阳也正是走着生态城市发展的步伐,让整个城市步入快速发展的道路,贵阳的速度与高度便是这一信念的最好诠释。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也是不断变迁的,变迁的同时既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又延续着城市的记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阳就是这样一座在绿色中崛起的新兴城市,正成为一座全绿色、有弹性会呼吸的城市。
山水乡愁地,梦里梁子湖。良好的自然生态,是梁子湖区最秀美的风景,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初冬时节,走进梁子湖畔梁子湖区,一条条道路在广袤的乡村交织延伸,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一座座农家村落整洁雅致,一张张笑脸幸福荡漾……近年来,梁子湖区围绕
9月25日下午,卢大爷从贵州省将军山医院转至“黄码”医院接受健康监测和基础病治疗 76岁的卢大爷经历过人生许多大风大浪,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一样惊心动魄: 因久积沉疴,亲朋好友赶来见一面,结果卢大爷被感染了新冠肺炎; 入院第三天,生命体
贵阳市南明区实施分级有序流动疫情防控以来,严格有序落实防控和解封措施。9月23日,记者在贵阳市南明区看到,市民佩戴口罩错峰外出,农贸市场、超市备货充足,步行街井然有序,昔日的生活节奏与烟火气息逐渐回归。作者:吴常琛宋朝晖编辑:李平平统筹:汪
关于解除贵阳市观山湖区、白云区部分区域临时静态管理的通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规定,结合区域核酸筛查结果和省市专家组意见,经贵阳市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9月9日0时起,解除观山湖区(除恒大新
2022年4月19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丽萍带队到湛河区开展“办实事、解难题、惠企业、促发展”调研帮扶工作并召开座谈会,湛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永浩陪同调研。座谈会上,市生态环境局湛河分局负责人汇报了湛河区当前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保护工作开
近年来,兰考县依靠优越的引黄条件和发达的渠系现状,立足县情、水情,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打造出“三水联调保供给,河湖相连润红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实现了兰考县“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
秋风吹过,内夹河水泛起丝丝涟漪, 几只白鹭正悠闲地在水草中捕捉鱼虾, 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诞生福山人休憩娱乐的新去处——栖 鹭 公 园栖鹭公园取意福山八景诗《长堤新柳》,不让苏公万柳堤,金梭乱掷是黄鹂。更余林外春波皱,一片沙明白鹭栖。整体以“
中国网7月12日讯 七月的兴隆,山清水秀、层林尽染、游人如织。曾经的矿业大县,如今已是华北最绿的县,争创全域旅游强县。2017年9月,首届承德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兴隆圆满举办。借举办大会东风,该县以生态立县为方向,以全域旅游为路径,全方位打
现在,很多人坐月子都会选择月子中心,希望在月子中心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服务和照顾,贵阳的蒋女士也不例外。去年底她选择了南明区一家月子会所坐月子可这月子坐得一点也不省心去年11月份蒋女士在南明区延安南路一家母婴月子会所花18868元定了月子房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