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石龙区:抓产业促脱贫保就业惠民生

2022-09-28 16:12:37 1831

摘要: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 通讯员马鹏飞 姚海超 李林果平顶山市石龙区位于平顶山市西部,总面积60.6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城市社区、24个农村社区,总人口7.5万人(农村人口4.5万人)。近年来,石龙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 通讯员马鹏飞 姚海超 李林果

平顶山市石龙区位于平顶山市西部,总面积60.6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城市社区、24个农村社区,总人口7.5万人(农村人口4.5万人)。

近年来,石龙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三化”道路和“三区”建设协同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抓产业促脱贫,保就业惠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石龙远眺

五项举措发力脱贫攻坚

12月3日,石龙区龙兴街道军营村脱贫户毛占华正在打包晾晒好的艾草。今年年初,他在该区艾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栽种近3亩艾草,并与合作社签订了收购订单,收割后直接卖给合作社,挣了6000多元。

“艾尚园是我们石龙区的带贫企业,今年以来带动2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并为周边群众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军营社区第一书记宋冠召说。

从种植艾草,到“自种自收自加工”,军营社区不断探索创新路子,延长艾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更多村集体、市场主体、群众在艾产业中获益,形成了艾草种植覆盖全区的产业格局。

石头山变花果山

近年来,石龙区坚持以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切实抓好阶段性攻坚重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个擂台”强抓手。石龙区大力开展“夺旗争先”竞赛活动,分行业单位、街道、社区、帮扶单位开展竞赛,对脱贫攻坚每项任务量化打分,月通报、季奖惩,半年小结、全年总结,在全区形成了浓厚的“比、赶、超”实干氛围。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发放奖励资金77.2万元。

“两个机制”促落实。该区建立完善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交办机制,以交办单的形式,明确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压实区直单位、街道和社区的责任。同时,针对县级领导建立了重点工作提示机制,定期梳理需要县级干部督导指导的工作,以提示函的形式予以提示交办,推动工作更好、更顺利地完成。

“三个奖补”增动力。为了提升群众脱贫动力,石龙区大力开展产业奖补、务工奖补,鼓励贫困群众从事产业发展或外出务工。同时,该区广泛开展孝善奖补活动,激发子女赡养老人主动性,有效解决了老年贫困户的赡养难题。数据显示,脱贫攻坚以来,石龙区累计发放三项补贴资金195.14万元。

富硒红薯喜获丰收

“四项产业”促增收。石龙区土地稀少,多为坡地,但硒含量丰富,故借此发展优质林果种植、富硒作物种植加工、艾草种植加工、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培育建立了一大批带贫主体,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回收农作物等形式带动贫困户143户,户均年增收3800余元。

“五个覆盖”强保障。在扶贫搬迁安置点山高社区,居民打开水龙头,便能用上清凉的自来水。除了24个村(社区)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外,石龙区还对无能力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贫困户予以兜底解决,实现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大就业指导和公益性岗位开发,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全覆盖;通过光伏、产业、租赁等多种途径,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与主城区环境治理一并实行专业化运营,实现垃圾清运市场化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区贫困村已全部退出,所有贫困户已全部高质量脱贫,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年底的1813.8元增长到目前的15455.36元,增长了7.5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区所有贫困村达到“六通四有”标准,非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面貌有了根本性变化。

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一村一品”描绘乡村画卷

你见过树林下套种食用菌吗?在石龙区龙兴街道楝树店村我们看到了这种新的食用菌——赤松茸。

赤松茸,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俗称益肾菇、粗腿蘑,近年来人工培育成功,开始推广应用。该菇系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

“我们在种植过程中用的是农家肥,种的赤松茸和普通香菇相比,口感比较好,我们批发价格是10元钱一斤,市场上每斤能卖二三十元。”种植大户李俊杰说。

而该街道的许坊社区,则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我们这个生态园投资700余万元,流转土地500亩,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旅游休闲、林果采摘、垂钓观光等于一体的高品质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园区。”汇民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金源说。

开在家门口的技能培训班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近年来,石龙区结合各村实际,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按照政府扶持、基地建设、“支部+公司+农户”的供销模式等思路,帮助各村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石龙区采取走出去取经、请进来讨宝的方法,多次组织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特色农业先进经验。如今,该区初步形成了富硒红薯、艾草、鸽子蛋、红香酥梨、大棚蔬菜、食用菌等“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带动近百户贫困户和农户实现就近创业就业,每年每户平均增收2000元。

乡村振兴,既要“里子”,也要“面子”。石龙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治理,先后建成村级游园17个、文化活动广场24个,打造800亩高品质生态绿化廊道,在全区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市场化卫生保洁机制,新建、改建村级无害化公厕,实现每村专职保洁员全覆盖、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处理,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美丽乡村惹人醉

充分就业提升民生福祉

12月3日,笔者从石龙区人社局获悉,今年该区为1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9.34万元,为16名企业技能人才发放技能补贴2.9万元,发放企业一次性吸纳贫困人员就业补助4.2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9家295万元。

近年来,石龙区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坚持促改革、稳就业、惠民生,实现全民技能振兴,城乡就业更加充分,人才队伍更加壮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城乡公共服务更加优化。

“琉璃不对儿”表演

就业是民生之本。石龙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实施“线上春风行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电视台播放区内外企业岗位信息,提供岗位5000余个,并通过发放务工补贴近90万元,激励群众外出就业。

同时,石龙区鼓励村(社区)根据自身需要,开发村级就业岗位145个,优先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兜底就业;开发区级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全区已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57个。

为了帮助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石龙区积极推动农民工尤其是贫困人员参加家政服务、烹饪、电焊、养老护理等实用技术培训,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今年已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21期,其中贫困人员46人,全部实现就业。

文化墙成风景线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石龙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389人次,实现全区有培训意愿且符合条件贫困劳动力培训率100%、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就业率100%、贫困群众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享尽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图片均为马鹏飞摄)

编辑:王超越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